1950年三所里一战创奇迹,38军副师长立大功,可惜两度错失将军

开云真人怎么玩

  • 首页
  • 开云真人怎么玩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开云真人怎么玩 > 产品展示 > 1950年三所里一战创奇迹,38军副师长立大功,可惜两度错失将军
    1950年三所里一战创奇迹,38军副师长立大功,可惜两度错失将军
    发布日期:2024-12-22 10:29    点击次数:192

    1950年11月24日,美军为庆祝过圣诞节,发动了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,猖狂至极。

    为打破敌人的阴谋,这年11月25日,中国志愿军发起了第二次战役。

    在这场战役中,三所里、龙源里战斗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    但在当年的战场上,这两场战役复杂而艰巨,38军113师创造了奇迹。

    这份功劳,该师的副师长占了大头,他叫刘海清,当年做副师长指战员时,他才28岁,非常年轻,未来可期。

    但遗憾的是,1955年和1988年授军衔时,他都与将军失之交臂,仅授为大校。

   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?而当年,他又是如何指挥战士们,拿下了三所里、龙源里两场战斗的呢?

    战斗之初

    展开剩余94%

    美军骄傲自大,认为志愿军是象征性出兵,定下“感恩节庆祝计划”后。

    其“联合国军”总司令麦克·阿瑟下令让西线美8集团兵,渡过清川江,继续北犯。

    东线上,美10军北京,意图突破中、朝军队侧翼。

    最后,东西两线联合军在江界以南武平里会合,想一举歼灭我军,继续朝鸭绿江前进。

    正是这样,志愿军决定必须阻止敌人再犯,中央根据敌人的情况,下达了东西线诱敌深入的策略。

    具体实行方法则是,先歼灭其侧翼一路,接着再扩大战场。

    按照这一方针,志愿军边打边撤,骄傲的敌人很快咬了勾,一个劲往预设战场里钻。

    西线敌人率先进入战场,我军志司立刻命西线志愿军出发,两天后,11月27日,东线志愿军出动。

    双线夹击下,美军这才意识到志愿军已经识破了他们的计谋,但害怕后路被断,于是各部纷纷停止进攻,开始向南退缩。

    为防止敌军逃跑,我军迅速进入下一阶段,即切断敌人的后路。

    那么,三所里就成为便成了至关重要的战场。

    此地位于清川江以南,正好是美军撤退的方向,战士们需尽快占领,才能拦下撤退的敌人。

    而这一项艰巨的任务,志司交给了38军,随后,军队又将任务交代给了113师。

    1950年11月27日,上午11时,军长梁兴初直接打电话到113师,向军长、政委下达了命令。

    志司要求他们速速迂回,到三所里就位,切断美前线3个主力师,以便后续围歼敌人。

    紧接着韩先楚副司令又打来电话,向刘海清副师长强调了命令。

    他指出这项任务的重点有三,一个113师必须在当日下午6点到位;二个不管路上有多大的伤亡和困难,都不能停下;最后一个,抵达三所里后,要不惜一切代价,将敌人全部拦住。

    从执行这项任务之初,一切都预示着困难重重。

    首先,113师面对的是美军的3个主力师,这三个是美骑兵1、2、25师。

    他们是全机械化部队,而38军那个时候还没有实现机械化。

    两相比较,这就意味着,志愿军要用两条腿同时间赛跑,还有同美军的四个轮汽车相抗争。

    三所里距离他们的驻地德川共145华里,他们的出发时间是下午4点,而上级规定必须在第二天7点占领目的地。

    14个小时急行相当于今天的72.5千米,更困难的是,他们的行军地点在敌占区,路上的情况不清楚,敌情复杂。

    面对这样艰巨的任务,刘海清副师长没有慌乱,而是先确定了作战原则,他要大家“插得到,卡得死”。

    紧接着他确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,得到了常委和师开进序列的一致同意。

    作战计划确定后,各部队立刻收拢集合,提前开饭,准备出发作战。

    原本确定的时间是4点,但为了避开敌机,出发时间调整到了下午5点钟,任务更加艰巨起来。

    很快,作战命令下达至各部队,干部们着手集结出发。

    实际上,那时113师才经过两天两夜的战斗,人困马乏,有些战士还没等战争彻底结束,就在战壕里睡着了。

    清扫战场的部队,还没来得及清点战利品,同样也就地进入了梦乡。

    战壕、大树、洞穴等战地,随处可见抱着武器睡着的战士,还有的捧着饭碗,饭还没吃完就睡着了。

    要想叫醒他们,恐怕是大炮来了,都有些困难。

    但当大家听到集结命令,要开始新的作战时,战士们一个个全都醒了过来。

    听说要“关门打狗”,大家情绪高涨起来,一个个全都动起来,集结部队去了。

    按师、团首长要求,各部队边行军边吃饭动员,一边前进,一边领补充的弹药。

    据337团1营的战士回忆,按照这个方法,他们营近千号人,全都准备好,下上5点出发了。

    337团是由师指挥,而该团1营是前卫营,正好紧跟师部后方行动。

    战士们左臂缠着白毛巾,手里拿着装满饭的帽子,边走边用手把饭往嘴里捞。

    而出德川没多久,113师就遇到了第一个险情,刘海清副师长作为指战员,是如何化险为夷的呢?

    坚持前进

    113师出德川南20多里,由刘海清副师长指挥的前卫,338团抓到了一名德川败逃的南朝鲜通信兵。

    从他口中得知,前方20里,有一个沙屯,里面驻有美军。刘副师长当即同意团首长意见,直接让前卫连解决。

    好在一切都是虚惊一场,沙屯里藏着的只有溃逃的散兵。

    按照作战要求,途中不能恋战,于是在抓了几十个散兵后,前卫连以尖兵排驱散敌驻地散兵,往前急行。

    虽然大家的心情很激动,但身体上,始终有些撑不住了,天色渐暗,不少战士边走边进入了半睡眠状态。

    行军队形越拉越长,不少战士开始掉队,约莫走了100多里,师部传来口令,说部队原地休息,大家这才得到了片刻的休息时间。

    而就在战士们见缝插针地休息时,师、团首长间发生了激烈的讨论。

    原来,师首长的意思是,大家走了一晚上,非常疲劳,而且天亮后敌机很快就会出来。

    他的想法是让大家先吃顿饭,好好休息,如果可能的话,白天也可以就地宿营。

    关于这个意见,他想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。

    各团长的态度是不同意,他们都希望立刻赶到三所里拦截敌军。

    就在大家乱哄哄讨论时,刘副师长大声说道:“我看不能休息,更不能宿营!

    “接下任务时,我们就跟首长做了保证,出发前师常委也表了态,这些都该兑现。

    “我们现在不但不能停下来,还要加快速度,否则我们又完不成任务,再犯第一次战役的错误!”

    刘副师长最后一句话刺痛了大家,上一场仗,因为误听谣言,38军挨了彭老总的骂,梁军长也下定决心要一雪前耻。

    三所里的任务艰巨,但也是38军重振声威的最佳机会。

    师里有一个首长顶了一句:“总部没让我们一天就到。”

    刘副师长一听就来火了,他严肃道:“命令中也没让我们中途休息啊!”

    而这激发了大家的精神,纷纷表态认为不能停下,必须前进。

    讨论的这一个多小时,也给战士们一点休息的时间,再次启程后,大家精神抖擞,行军速度提了上来。

    拂晓之际,远处传来主力部队发起进攻的炮声,113师的大家加快了步伐,持续跑步前进。

    有一部分战士到达了体力极限,站到路旁吐了起来,还有胃不好的同志竟吐出了鲜血。

    天大亮后,敌机逐步增多,为了避免敌袭,大家只能按号令前进,行军速度见面。

    刘副师长心急如焚,情急之下,他决定来一招浑水摸鱼。

    他先命前卫连去掉伪装,列队前进,如他所料,敌机误以为是南朝鲜军队,直接无视飞了过去。

    这令他大喜过望,随后传命令全师去掉伪装,拉开距离,全速前进。

    敌机在天上飞,志愿军在地上走,各走阳关大道互不干扰,这种奇观,参战的老兵们还是第一次见。

    正是这条无比大胆的命令,为113师抢先抵达的三所里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。

    11月28日早上6点,距离三所里仅有10余里地,他们即将准时抵达目的地。

    那时,前卫338团偶遇朝鲜人民游击队,这才得知三所里守军仅有南朝鲜一个连。

    大家激动不已,在刘副师长全速前进的命令下,113师抵达三所里,抢占了制高点,并给正在吃早饭的南朝鲜军来了个措手不及。

    部队刚抵达公路,南面撤退的美骑1师一加强连开车北进,前卫团4、9连立刻开火,毙俘了30多名美军。

    敌人弃车而逃,在公路两侧展开阵地,三所里战斗便拉开了序幕。

    胜利而归

    三所里战役打响,很快就动摇了美军防线,从前线传来速报,敌人前线部队不少已产生了溃退的情况,歼灭敌人的机会已然成熟。

    总部和军首长表扬了113师,望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,将敌人南逃之路堵死。

    这一速报让大家精神为之一振,纷纷要求到前沿作战。

    不过,三所里的战斗并不是那么轻松,因为敌人美骑1师后续部队正大量朝战场奔来。

    如果敌主力援军抵达,在敌装备优良的情况下,113师会陷入夹击的境地。

    而敌人只能从南边的大同江桥上进攻,他当机立断,命339团炸毁大桥。

    千钧一发自己,该团9连几乎是在敌坦克开上桥面时,将大桥炸毁。

    这下,敌人援军只能隔着江面同志愿军干瞪眼了。

    敌支援计划被破,西线集团察觉不妙后,又继续南逃,为了逃跑,他们集中火力,在当天下午2点朝338团驻地发起进攻。

    一直到下午4点,敌人始终未能前进一步,而且伤亡过大,他们不得不停下攻击。

    就在大家以为能够放松一点时,新的情报传来,敌人疑似北撤。

    他们在三所里西面90多里处,发现龙源里有一条路通往南面。

    一开始,师指挥部困惑,按地图龙源里确实有一条路,但美军汽车无法通过那条小道。

    很快,侦察兵传来了消息,那条“小道”实际上比三所里的公路还宽。

    这时,师指挥所面临两难,一个是按总部命令坚守三所里,第二个是分兵拦截龙源里。

    113师实际上只有两个团,如果再分兵,恐怕两头都会落空。

    就在大家犹豫之际,刘副师长向师长政委提议,分兵拦截!

    总部的命令是截住南逃的敌人,只要能多拖一分钟,全军胜利的希望就增加一分。

    他申请亲自带337团赶往龙源里,拦截南逃的敌人。

    两位首长立马同意了他的建议,下达了这个大胆的命令。

    而正是这个命令,让彭老总在总部惊呼:“38军好样的!”

    这一行动,仍让军事学家至今感叹不已。

    1950年11月28日,下午6点,龙源里的战斗打响。

    337团1营为前卫,急行90华里,强占目的地公路,坚决截断美军南逃之路。

    这个消息让大家振奋不已,不用动员,大家就跟一阵风似的,往龙源里飞奔而去。

    在他们身后,主力部队20时行动,而那时1营已经跑了百里路,准时到位。

    尖兵1连刚到葛岘岭,就跟美2师南撤的先头辎重部队撞上,斗争一触即发。

    而击溃逃敌只用了5分钟,有不少战士只赶上了清扫战场。

    令人激动的是,大家发现这4辆车上全是军队急需的物资,大家高兴着运到了山头。

    在弹药充足的情况下,1营的大家内心踏实了不少,即刻在葛岘岭南北两端展开,迎击敌人。

    1950年11月29日,从早上8点,一直打到了12月1日8时,整整持续了一天多的战斗。

    在113师的努力下,12月1日早上8点,被合围的美2、25师等部队全面溃退。

    在飞机的掩护下四散逃离,看起来十分狼狈,一个小时后,113师歼灭大部分逃敌。

    三所里、龙源里两仗均圆满告捷,此次战斗113师歼灭了3000多名敌人,还收获了丰富的武器、物资。

    战斗尚未结束时,上级就传来了总部的嘉奖令,着重表扬了113师在三所里、龙源里的精彩表现,还以“38军万岁”作为命令的结尾。

    这一场战斗直接动摇了西线美军的防线,为主力军提供了围歼逃敌的机会。

    在第二次战役中,志愿军歼灭了敌方18个团,38军也一雪前耻,证明了自己。

    这场战斗上级的战役部署起到了重要作用,而刘海清副师长几度果断下令,更是为113师争取了宝贵的战机。

    他是一名身经百战的猛将,遗憾的是,1955年他仅被授予大校军衔,以他的战绩和级别确实有些可惜。

    1964年,中央对军衔做了一次大调整,有300多名将士被授少将。

    刘将军在战场上的表现,应当值得一个少将军衔,但那时他却主动将军衔让给了其他人。

    只因少将军衔少,应当给更配得上的人,而他则尽心竭力地继续工作就好。

    1988年,军衔制度再次恢复,有人提议应该授刘海清将军为中将,毕竟那时他已经是新疆军区司令员了。

    但没想到,最后因为他的年龄超过要求,而只好作罢,不少人对此感到惋惜。

    而他本人却毫不在意,对于他来说,名利、功绩都是过眼云烟,比起这些,他更爱祖国的大好河山。

    刘海清将军的风度和品质值得我们敬仰,而他的经历也永远为后人铭记和传颂!

    发布于:天津市

    上一篇:艾弗森评历史最强阵容, 库里上榜邓肯无缘, 网友: 能82胜0负
    下一篇:没有了